科学背景
干旱化问题是目前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中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作为气候和生态的过渡带,半干旱区
是干旱化最剧烈的地区;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大,也是沙尘暴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干旱化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加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生存环境问题;
目前缺乏对干旱/半干旱区生态和环境系统变化的整体性认识。传统的基于台站水平的陆气间物质能量
交换观测,很难反映出区域尺度上的整体特征。为此,我们希望用台站观测数据结合模式模拟和卫星
遥感观测,来获得区域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的可靠数据。
存在问题
1. 单一站点的实验观测无法满足区域尺度上干旱化问题的研究;
2. 观测站网分散,缺乏联动;
3. 观测仪器与规范不统一;
4. 观测仪器标定不及时;
5. 数据不能实现共享等问题。
参加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甘肃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疆气象局
项目目标
1. 在协同观测的统一规范下,建立包含水、土、气、生过程,涵盖整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多要素、
长期连续的基础数据集;
2. 以此数据集为基础,结合遥感信息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为改进干旱/半干旱区陆面过程和气候;
模式,改善该地区气候和水资源变化的预测能力提供科学支撑;
3. 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国家干旱化科学问题研究的需求;
4. 为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在边界层气象观测、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提供培训机会。

图1. 台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