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论坛  |   中国科学院
干旱/半干旱地区协同观测实验集成研究(二)

基于前2(2008-2009)协同观测,我们对数据进行了统一的质量控制、通量源区计算,并创建网络交流平台以实现数据共享。应用这些台站观测数据,我们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下垫面变化特征、为模式模拟、遥感反演陆面参数和尺度扩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遥感尺度转换与区域GPP估算 

通过集成协同台站数据与卫星数据,改进了植被光合模型对区域植被生产量(GPP)的估算。该方法在具有较高精度的同时,更好地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光能利用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克服了传统方法对下垫面类型的依赖,提升了植被生产力的模拟精度和在混合像元的模拟能力,特别是对异质性下垫面有更好的反映。

 

Fig 1. Spatial patterns of maximal light use efficiency in 2008: (A) retrieved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flux measurement and remote sensing;

and (B) retrieved from the MOD17 algorithm with land cover types in 2008. 

 

提高卫星对土壤湿度反演的精度

利用协同站点实测土壤湿度对全球发布的几种卫星反演算法进行了地面验证和定量评估,提出了适合我国北方区域土壤湿度的优化反演模型,并对产品进行了后处理,建立了基于Aqua/AMSR-E的协同观测站点和区域土壤湿度数据集。

Fig 2. Validation and correction of Aqua/AMSR-E soil moisture time series

over cropland (a)  and grassland (b) sites. 

 

 

相关成果 

Wang, H., G. Jia, C. Fu, J. Feng, T. Zhao, Z. Ma, 2010, deriving maximal light use efficiency from coordinated flux measurements and satellite data for region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modeling,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14: 2248-2258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京ICP备14024088号  电话:010-82995160  E-mail:webmaster@tea.ac.cn